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歷史與發展》白皮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4年10月發佈 屯墾戍邊是中國幾千年開發和保衞邊疆的歷史遺產。中央政府在西域新疆大規模屯墾戍邊始於2000多年前的西漢,以後歷代沿襲。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,1954年中央政府決定在新疆成立生產建設兵團。這是符合中國國情和新疆實際的戰略舉措,也是歷史經驗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展。 60年來,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白手起家,艱苦奮鬥,忠實履行着國家賦予的屯墾戍邊的光榮使命。廣大兵團軍墾職工櫛風沐雨,紮根邊疆,同當地各族人民一道,把亙古戈壁荒漠改造成生態綠洲,開創了新疆現代化事業、建成了規模化大農業、興辦大型工礦企業,建起了一座座新型城鎮,充分發揮了生產隊、工作隊、戰鬥隊的作用。兵團為推動新疆發展、增進民族團結、維護社會穩定、鞏固國家邊防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。 值此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60週年之際,特發表白皮書,全面介紹兵團的歷史和發展狀況,以助國際社會了解和認識兵團發揮什麼樣的作用、兵團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組織、兵團人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羣體。 一、 建立與發展 二、 職責與體制 三、 開發與建設 四、 維穩戍邊與促進民族團結